2025月饼市场:传统与猎奇的味觉博弈
一、老字号的文化突围战
当非遗技艺遇上Z世代审美,北京稻香村通过微展厅将提浆月饼制作流程转化为沉浸式文化体验,苏州稻香村借力苏超联赛推出十三太保主题礼盒,用地域梗重构月饼社交属性。杏花堂更将晋商票号符号刻入饼面,以老陈醋枣泥馅完成味觉考古——这些案例揭示:传统品牌正通过场景化叙事,将月饼从节令食品升华为文化载体。
二、猎奇口味的社交货币化
南京麦德龙臭豆腐月饼引发两极评价,其猪油开酥工艺与麻辣Q弹的冲突口感,恰恰契合年轻人追求刺激的消费心理。太原香菜牛肉月饼则通过食材混搭制造话题,这类产品本质上是用味觉冒险换取社交资本。数据显示,2025年猎奇月饼的线上讨论量同比激增210%,印证了黑暗料理即流量的市场逻辑。
三、健康赛道的结构性机会
同仁堂铁皮石斛月饼的走红,反映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。丹香青稞豆角卤肉月饼意外爆单,则揭示健康化与场景化结合的潜力——当月饼能解决儿童挑食问题,其消费场景自然从节日扩展至日常。环保包装的普及(59%消费者偏好简约设计)进一步佐证:可持续理念正在重塑行业标准。
四、营销创新的底层逻辑
三星堆联名款与现烤体验的流行,本质是IP赋能与即时满足的双重奏。品牌通过制造稀缺性(如每日限量现烤)和话题性(如青铜纹月饼盲盒),将产品转化为可传播的社交事件。这种从味觉竞争到情感竞争的升级,标志着月饼市场进入体验经济新阶段。
文章和图片来源:全球烘焙指南